单体行业走向规模化(三)
单体行业走向规模化(三)
有机硅“六五”攻关项目由原化学工业部组织实施,当时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年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有机硅行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其重大事项之一就是抽调原吉化研究院和北二化研究设计院的技术骨干到四川成都成立了现在的晨光硅中心,从事基础研究工作,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R&D或技术孵化机构。这时原化工部星火化工厂适时提出了承担国家万吨级有机硅实验项目,促使化工部成立了以晨光硅中心、原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华陆工程公司)、星火化工厂(蓝星星火)三家组成的项目实施单位,该项目于1984年在国家经贸委立项,批准的项目概算约为3800万元RMB,项目厂址定于江西省永修县(现蓝星星火所在地),并于87年开工建设。项目的技术目标为:形成10kt/a有机硅单体生产规模,MCS流化床连续运行时间达到15天,DMDCS平均含量达到72%,初级聚合物(D4,DMC)质量满足下游厂家的要求。
客观地说,当时我国的有机硅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决定上万吨级有机硅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们评价这段历史时,必须将当时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既不否定先辈的功绩,也不诋毁他们所犯下的错误,而是以历史观来总结和吸取教训。
万吨级有机硅项目的技术来源主要有:
吉化、北二化和星火的现有技术。
晨光硅中心的研究成果(DMDCS恒沸酸水解、水解物裂解、MCS合成的铜催化体系等)。
华陆工程公司的化工装置设计经验和专有技术。
美国文氏公司提供的单体生产技术。
事实上,当时的项目技术来源可谓是一个大杂烩,而且没有一项技术具有工程方打基础,例如万吨级氯甲烷装置就被设计成8台3m3反应釜并联生产,水解物裂解采用3台2m3环化釜等等,都说明了当时的技术不成熟和不确定性。
该项目于1991年建成,并于当年投入试车。由于技术问题,该装置经过28次试车生产,均远未达到设计水平,星火化工厂也因此陷入破产的窘地。从该项目的调整概算就可以看出当时建设者的苦衷:84年3800万,87年5000万,90年6300万,92年调整为约1亿人民币。到了95年,星火已全部停止生产,员工大部离厂自谋出路,企业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同时,中国的有机硅事业也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我认为客观的评价国内首套万吨级有机硅单体装置的历史地位,对二十一世纪出现的方兴未艾的有机硅投资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借鉴这个项目的兴盛、衰败、崛起过程,能使投资者更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才是这个行业的根本。古人所说的“前车之鉴,后人警之”就是这个道理。
自1991年至1995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化工部、设计院、研究院和企业,都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与这些先驱们谈论这段历史时,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当年的激情、艰辛、沮丧和无奈,也真切的体会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的真谛。
热点资讯
|
|